查看原文
其他

湖大建筑学子重构“食学”逻辑,赢第十四届谷雨杯特等奖!

湖大有个建筑院 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2023-09-18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竞赛课题:“未来,我的大学”:2020第十四届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项目名称:IFL潮汐食学园(InFormal Learning Tidal Paradise)

主办方: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谷雨时代公司

作者:刘深圳、武文忻、李杼欣、高原

指导老师:罗荩、严湘琦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四年级在读

获得奖项:特等奖



PART A

项目背景


01 

项目的核心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未来”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因此在方案初期,我们致力于剖析大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而推测未来的可能结果。


我们注意到,如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正在解构着地理意义上的大学,我们可以轻易从互联网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我们猜想,不远的未来,高速互通的互联网信息也许会打破地理意义上的大学,大学生也可以通过MOOC/VR等日渐成熟的技术,接受比当下更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而这种信息获取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也将使得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有着更多的主动选择权和规划权。


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下,未来大学的学习也许会更加回归“学习的本质”,而以信息流为主要学习路径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也将由此逐渐取缔传统面授教室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主流空间。

 

02

什么是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室一种信息和内容在内的一切事物,如会议、书籍、网站等等,或者是非正式的人与人的交流,例如交谈、讨论、会议等等。同时,它也是一种对学习更泛化的认识(也是更“本质”的认识),即:生活就是学习。学习本就是随处发生、随意发生、随时发生的,有人群的地方就存在知识经验传递和文化传承。学习是生活情境中的濡染和熏陶。

 

03

回到当下

我们校园内是否具有通往此外来情境的“潜力空间”?


我们惊喜的发现,在笔者每天生活的现有校园环境中,就已经存在这样的场所,也就是湖南大学天马宿舍园区内的“六食堂”


六食堂已有的特点:

A 食学合一

B 两方潮汐周期性



因而,结合互联网时代下非正式学习“输入、转化、输出”的学习模式,通过大数据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连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实现人机交互,并以食堂为契机进行“信息自动化”重构,通过可适性单元模块与移动组合模式实现上述模式中“转换”过程的主动性,让未来大学生自由享受地进行知识内化与人际交往。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问卷图示


由此,我们提出了潮汐食学园(InFormal Learning Tidal Paradise)的概念。


PART B

这个项目的方案是怎么生成的?

 

在方案生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教育数字化演进的过程进行了阶段式分析,对大学的发展历史也做了相应的调研(如下图),以此来充实我们的核心概念。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调研梳理


同时,结合“信息内化三部曲”与食学合一下的“非正式学习”从而得出核心概念指导下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类别,即:


输入——虚拟空间和“任意”空间

转换——发生“互动”、“社交”、“创意行为”的专属空间、交往空间等

输出——可以共享、展示、实践的展示空间等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数据分析


之后,对场地原有食堂进行调研,确定场地问题和人群活动特点等数据,进而以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就作为方案可适性模组的设计依据。同时也由此形成我们总图的场地关系。


在场地关系中,我们以食物输送轨道连接建筑四周宿舍楼,形成一定的食学关系,及食物轨道辐射圈和食物轨道次级辐射圈。以此来联结园区内的人群和各类非正式学习行为活动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而对于建筑本身,我们则分别对原有的两栋建筑进行了重构,创建出新的交通运输管道,以及插入了可适应模组,场地中心搭建了新的中央自动化厨房,并通过无人机轨道配送建构了一套新的食物配送体系,来满足食学园的饮食供给,最后加上空中云农场屋顶,形成完整方案。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重构策略



PART C

建筑空间及功能详解


01

中央自动化厨房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食堂筒分区


2018年,中国同城配送领域发布了无人配送开放平台,通过在首都,深圳等多地的测试运营,印证了无人配送开放平台进行片区规模化运营的可行性。未来,以无人配送系统所构建的人工智能领域下的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或对高校中的近距离配送与食堂空间进行瓦解。


以“食学潮汐”特征性的高校宿舍园区中的六食堂为试点,我们为此设计以中央自动化厨房为核心的餐饮制作空间,集储藏、入库、粗加工、精加工、自动化烹调与无人配送的AI食物网,食堂筒外环绕观景楼梯与VR媒介球通往屋顶农场,形成食物处理与饮食空间的分离。


通过构建智能化制作与无人配送网络机制,结合可适性模组多功能空间变化的运营原理,解放传统高校食堂空间复合功能的时差效益,实现“食学合一”


App搜索、推荐为核心,面向学生群体的配送策略,延伸到无人配送的自动打包,分拣与运输。整套系统的APP运营通过大数据模拟分析,形成高校个人用户端精准定位与校园客服回馈系统庞大的知识图谱网络。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预约程序模拟


02

可适性模组


▲单体举例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大样图示


我们将未来大学学习空间划分为如下类别:


  • 传统学习空间:学院、教学楼、图书馆;(正式学习)

  • 虚拟学习空间:空间维度解放,移动设备带来的随时随地学习

  • “非正式学习”空间:将实体大学按照校园现有空间节点划分为若干微社群,这些空间节点相互辐射联结,形成大学校园中“非正式学习”空间节点群。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学习事件, 一种对学习更泛化的认知是: 生活就是学习。学习本就是随处发生、随意发生、随时发生的, 有人群的地方就存在知识经验传递和文化传承。


学习是生活情境中的濡染和熏陶。未来大学的教育体系由于互联网教育的冲击,在提供基本通识课程选修与必修专业课程的同时,管理职能将更多转移至学生自己,“非正式学习”空间也由此逐渐成为主体(主流)。非正式学习是包括信息和内容在内的一切事物,会议、书籍、网站等等,或者是非正式的人与人的交流,例如交谈、讨论、会议等等。这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东西的学习。


当高密度宿舍园区带来的用地紧张使场地非正式学习空间需求急剧增加,传统单一的物质空间性质无法回应同一时段的不同需求,建筑空间的的可适性成为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对“非正式学习”功能空间功能进行标准模块化设计,通过功能类型的配对与重组形成类型群,附以沉浸式信步走廊柱网之上,以实现小空间

 

“非正式学习”空间 


A.“输入”空间:虚拟空间+“任意”空间


空间特点:

“随时随地随意”——实体专属空间的解放


  • 主动输入: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新兴的教学方式:线上学习(如MOOC,b站等拥有学习资源的网站)带来知识“输入”所需空间实现实体空间的解放,拥有一台移动设备,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空间层面上只需改单元具有基本硬件(wifi、座椅、桌子等)


  • 无意识输入:大脑在接受周围环境信息交流中,通过观看、思考信息与图像的同时实现“无意识学习”,此非正式学习具有随机性,空间层面上无要求;(如经过xx展览与开放式演讲、音乐节、学术研讨会)


空间功能预想:

随机分布单体+信步漫道/任意休憩观看驻足场地



B.“转化”空间:功能预设空间、专属空间

*场地特点:“吃学合一”“宿舍园区”


空间特点:互动、社交、创意—交往空间为主导的学习空间

空间功能:“垂直轨道餐厅”+学术研讨+头脑风暴交流+“花园农场”+运动健身+预约暂住+手工艺术+电影派对+....(待加入)


C.“输出”空间:展示空间

*场地特点:“潮汐性”


空间特点:共享、展示、实践—展示类空间为主导的互动交流空间

空间功能:“潮汐展厅”(画展、音乐节、电影节等)+“潮汐市场”+人才交流集会....

 


03

人机交互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媒介技术下,信息知识的传播在高校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沉浸式VR体验带来的感官重塑使实体空间得以解放,媒介信息无处不在的传播效益促使我们改变接受与处理信息的方式。食学园,何谓其园?即人与人之间非正式学习,人与机器媒介互通的乐园。


04

可推广模式


不同功能类型的模组群可进行构件的批量化生产,以“夹缝空间”形式成高校非正式学习空间点阵。标准模块的可适性体现在其构件的移动,旋转,同种功能类型的组合与排列。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05

作品Q&A


Q:需要多少时间去充分准备一个竞赛?整体进度怎么把握呢?


A:

刘深圳:整体进度的把握需要一开始就设定具体节点时间表,并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我们小组的准备时间是一个月左右,时间分配大致上是前期调研+概念头脑风暴2周,方案落实1周,出图表现1周,前提是在此期间需要组员们的全身心投入。我的感受是做竞赛时间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概念逻辑很难形成高度连贯,也容易心生疲惫。


李杼欣:准备时间基本没有一个定数,随着方案的深入也会有更多值得发掘的点可以继续做下去。我建议的话是设计时间线(开始推敲模型和深化模型)不要拉太长,高效的话1个月,交图前建议预留1-2星期完善正图。前期讨论以及概念深化的话那就因人而异了,我觉得都行。


武文忻:尽管当时竞赛的题目与课程设计是结合着做的,但事实上,由于课程作业分组问题,最后其实只用1个月的时间做竞赛的方案,不过我们也适当的结合了之前大家课程设计的一些思路,包括调研、选址、模型、图纸等。所以实际上也不是非常紧张。结合这次的竞赛经验,我认为如果思路清晰方法得当,1个月也是有可能做出比较好的设计成果的(不过这里的1个月是暑假里的一个月,其实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深化方案的)。


Q:竞赛中怎样进行分工合作?如何更好的有效沟通?


A:

高原:勤讨论,勤交流,讨论的周期不要放太长,尤其是在时间比较赶的时候,一天讨论几次也是有可能的。讨论出现争执不下的时候,不妨先放一放,各自去冷静地梳理一下自己的观点,客观分析一下双方或者多方观点的利弊。总之,竞赛也是培养沟通协作能力的好机会,多去尝试将自己代入到别人的理解中,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的交流。


李杼欣:我们当时疫情期间,都是线上合作完成的,在方案沟通的时候就是每人发言,有异议或者更好的想法就直接指出,讨论后认领自己该阶段的工作量,最后出图的时候我们各自认领自己相对更擅长的图去做。


刘深圳:由于疫情我们选择腾讯会议进行方案讨论,线上讨论十分便捷高效,整体讨论氛围也非常轻松。我对线上讨论的建议是小组内最好达成讨论时间的统一,例如统一每天晚上8点组内讨论、每三天和老师对接一次等,并且在每天讨论结束后明确下一次讨论的主题。


武文忻:由于疫情,我们竞赛的讨论均为线上。因为没了地理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每个人的想法可以及时传达,在这一点上,对沟通交流是十分有利的。而在分工方面,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为团队出力。


Q:课程作业与竞赛间怎样协调?

 

A:

李杼欣:如果课设的概念或者方案能结合竞赛,后期则可以在课设基础上继续深化修改做成竞赛需要的概念,可以节约一定的前期准备时间。

 

刘深圳:关于协调,我理解的是时间的协调和方案的协调。时间上我个人不建议在课程密度很大的学期中同时参与竞赛,有可能顾此失彼、身心俱疲。许多主流竞赛的交图时间大多选在寒暑假之后,因此更推荐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集中准备。关于方案的协调,我理解为更多是概念上的延续。诚然课设与竞赛的要求差别很大,但是如果在课设时有很契合某一竞赛主题的概念,不妨尝试继续深入下去。当然也有部分竞赛可以直接投递课设作品(如东南建筑新人赛等),有心的同学可以随时留意。

 

武文忻:正如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这次的竞赛和课程设计其实是两个阶段的成果。课程设计是阶段一,类似于找思路这样一个过程,而真正的竞赛成果的处理是在第二阶段,相当于一个整合的过程。在我看来,这两个时间其实并不是冲突的,因为我们是在报名后才真正的开始设计竞赛作品。同时,我们所有的逻辑链都要重新整理,不过,如上文所说,由于第一阶段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效率是比较高的。

 

高原:时间冲突是一定的,尤其到了大四上学期的时候,很多课程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堆积在后期完成,导致作业的平均质量都不高。所以一定要早点学会合理制定时间节点(这点很重要,必要时要强迫自己)特别是设计前期的战线不要拉太长,有时候早点进入模型推敲阶段反而更有利于思考。少玩手机,也许你刷空间小视频的时候就错过了一个灵感乍泄的瞬间(老话重提)。

 

Q:对分析图、效果图、排版等的一些小建议?


 A:

刘深圳:好的图面效果是竞赛海选中让你的图纸从成百上千份作品中跳脱出来的关键。小组合作情况下每个组员都有惯常的出图方式与擅长的图面风格类型,不妨在方案深化的过程中就逐步开始思考确定排版样式与出图分工:一方面排版的过程也是重新梳理方案生成逻辑、明确深化方向的过程,另一方面提前考虑排版可以明确组员出图阶段的任务,更有针对性地完成相应的建模工作。


关于分析图与效果图,大家都会在网上找参考例图,但切记要带着自己脑海里方案的场景去搜索参照更加适宜的表达方式,并务必做到图面效果的统一。参观过谷雨杯竞赛评图现场,个人感受是图纸的氛围感非常重要,不管是选择插画、拼贴还是写实风,需要着重思考如何让评委第一眼就能抓到你最想传达的信息。注意着重考虑大效果图的色彩搭配、光影及细节可读性,其他小分析图以相近的风格辅之。

 

高原:

1. 多看多积累多尝试。图纸表现的方式有千千万种,总会有我们没有见过的表现方式,所以在平时就可以多从微博,淘宝,抖音等各大网站收集好看的有内容的图纸或者教程。

2. 临摹好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在临摹的过程中要去想每一个操作的意义,区分线稿粗细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出图方式如果用在自己的方案里面应该怎么去调整?看到好的图就尝试去学习他的信息传达方式和表现手段     

3. 另外,不要把颜值当成图纸最重要的东西,颜值是前提,内容和信息才是根本,所有图都要包含你要表达的信息。起码拎出一张图给别人讲解的时候,可以把信息和图面对应起来,而不是单纯的炫技。

4. 多了解或者多尝试几种软件,不同软件或者不同软件的组合的出图流程都会对我们有不同的启发,出图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优化设计的过程。

 

李杼欣:好看是第一要义,评委首先第一眼看到的是图纸排版和表现,后期才会深入理解你的方案和设计,图纸表现不过关基本第一评就不会过了,当然之后的评审就是实打实看方案设计了,所以好的表现是建立在好的方案的基础上才会出彩。图纸表现可以平日自己多积累并分类打包,设计博主,设计官网,万能tb,科学上网等很多都有优秀图纸参考的,逐渐形成自己的出图风格,切记不要大杂烩。



听听他们怎么说——

潮汐食学园创作团队:

刘深圳

李杼欣

武文忻

高原

大家好,我们是本文的作者,谷雨杯特等奖作品潮汐食学园的创作团队。在对未来社会、未来教育的解读中,我们强调了“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并尝试在现有校园场地中通过对“食”与“学”潮汐转换现象的深度挖掘,创造了以“非正式学习”为主导的校园场所。


在方案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空间转换、运营模式等策略,但由于创作时间的限制,在方案的完整度方面仍有可以继续优化的空间。特别感谢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给我们这次分享的机会,也感谢两位指导老师的倾情相助,希望这一次的探索能带给读者些许灵感,也让我们在此议题下继续思考。


编辑:W

审稿:W

校对:小E


*本文为Dunier潮汐食学园创作团队原创,作品版权归潮汐食学园创作团队所有。授权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发布,编排由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编辑部完成。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禁止以Duni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的私自转载。


相关阅读:

深大建筑学子为流浪儿童创造“爱的街巷”

赢得“The SafeHouse安全屋”国际竞赛银奖!

同济学长如何把对日常性的观察转译为精神性场所....

100张照片带你回顾最详尽的《安藤忠雄:挑战》生涯作品展!

在现场|别人家的大三——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作品展



往期回顾:
我在天大建筑学院的五年
聊聊什么是“同济烙印”——同济建筑系专业设计课体系对我的影响
从同济到宾大再到东大G30,对建筑始终保持审慎的批判
深大建筑学子为流浪儿童创造“爱的街巷”,赢得“The SafeHouse安全屋”国际竞赛银奖!
在清华建筑学院的五年
小米200w换新logo!原研哉操刀!网友:“上当了....”
材料·建构·体验——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评委会特别奖作品《显·隐》中的建筑学本体话语
在现场|120张图!带你回顾最详尽2018-2020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设计课教学成果展
同济学长如何把对日常性的观察转译为精神性场所....
100张照片带你回顾最详尽的《安藤忠雄:挑战》生涯作品展!
在现场|别人家的大三——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作品展
当一个大三建筑学生讨论普奖时,我们在思考啥....
如果有一天不再为人类设计建筑......
【Dunier招募】你的声音加上我的声音是影响世界的声音


Duni社群持续招募征稿中,欢迎所有同学们的加入!

招募和投稿联系优优:


 


新浪微博关注@Duni设计独角兽

b站关注@Duni设计学院

获得更多设计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